啊!经过了十几天的中低温慢蒸,青岛人的味道已经逐渐弥漫开来了。
今天是大暑,也是食用青岛人最合适的时候。今日的高温,将把青岛人这份来自上天馈赠的美食,加热到刚刚好,外焦里嫩,滑而不腻。
但是,如何加工好地地道道的青岛人美味,还是需要找寻一位资深的美食家才可以,这位美食家,我们称之为——小沃。
小沃夜观天象,看到天气预报的预警信号之后,便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。他早早的起床,收拾好物件,就准备去寻找这难得的美味。
首先,小沃来到海边,想观察海滩上的青岛人生长的怎样,但是,结果却让小沃大失所望。偌大的海滩之上,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少之又少,几乎全部被一种叫做“游客”的外来物种所代替,这些外来物种,在海滩之上,经过持续的高温慢蒸,已经逐渐出现了发黑和发紫的样子,不太适合食用。
“最近的几年里,海滩上的青岛人是越来越难找了,”资深美食家小沃说,“他们已经进化了,懂得这个天气里不适合来海滩。哎,一般来说,青岛人在海水里浸泡足够了之后,立即捞出来在太阳下烤熟,然后可以爆炒、油炸、清蒸、红烧。如果再配上海蛎子和冰啤酒,味道是真的很不错的。”
并不气馁的小沃决定去商业圈转一转,他相信这里一定能找到可口上佳的美味。
果不其然,小沃在这里收获了好多的食材。因为,小沃早已经选好了势头正旺的苗子,就等待着今天的收获。
十几天前,小沃看中了很多味道不错的青岛人,他们在连续十天的30℃的低温烹煮之下,味道已经逐渐渗了出来。今天大暑的高温,完成了最后的一道加工工序。
你看,那些从小吃海鲜长大的青岛人,经过长时间的慢蒸,海鲜的味道已经抵挡不住了,这种青岛人,最重要的是保持原汁原味。今天,立即拉出来放到阳光下,大火开足,撒上葱姜蒜去腥即可,无需其他多余的食材,这,才是最青岛的吃法。
当然,也有不少人的味蕾是刁钻的,他们要追求更高端的吃法。
小沃在一座写字楼的楼下已经等待很久了,正中午的时间,是捕捉美味的好时候。
看!一大群在空调房里出来觅食的青岛人正在涌出写字楼,但是他们不知道的,小沃已经在这里等待多时了。要知道,长时间接触冷藏法的青岛人,突然接触到外界的高温时,最容易将食材煎到外焦里嫩,可口弹牙,而且这样煎出来的味道,更加回味无穷,如果再佐以四川花椒、东北油豆角、广东的叉烧一起煎熟,绝对算的上人间美味了。
一天的操劳,也是收获的喜悦。忙完这一天,小沃要亲自下厨做上一大桌的菜肴来犒赏今天辛苦的自己。
市南区的青岛人长时间接触海雾,保养的甚好,最适合煲汤,小沃选择了上等的市南青岛人,加了枸杞和山药,炖了一锅补汤;崂山区的青岛人靠山吃山,和崂山菇一起爆炒,味道极其的美味;市北区、李沧区和城阳区的青岛人,长时间接触高温,哪怕是在今天这样高的温度下照样会出来逛街购物,他们最好是配上独家秘制的酱汁,大火炸透了,酥脆可口;剩下的黄岛区和其它地区的青岛人,小沃没有找到合适的食材,毕竟这部分的青岛人数量不多,不太容易寻找。
饱餐一顿之后,小沃坐到了电脑前,开始写今天的稿件。
“大暑之日,气温攀升,青岛人要懂得防晒防暑......”小沃会心一笑。